天空

戰高溫護去九宮格見證糧倉,北方多地抗旱保農_中國網

連日來,我國北方持續高溫,華北和黃淮旱情快速發展。正值“三夏”關鍵期,旱情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,各地氣象、水利、農業農村等多部門正積極應對,多措并舉,最大程度減輕干旱影響和損失。
  中央氣象臺15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。自6月7日發布高溫預警以來,中央氣象臺已經是連續第9天發布高溫預警。截至14日,河南、河北、山東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日數達到5-6天,有16個國家氣象站突破最高氣溫歷史極值。
  記者從河北省氣象臺獲悉,此輪大范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、影響范圍廣、極端性強。河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小樹屋李江波表示,近期河北受高壓脊控制,暖氣團強盛,天空云量較少,在晴空輻射增溫和下沉增溫的共同作用下,促進了高聚會溫發展。
  河南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(高溫)三級應急響應和抗旱氣象服務保障四級應急響應。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專家肖瑤表示,河南省今年首輪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不僅持續時間長,升溫迅速,而且太陽輻射強烈,濕度小。所以對公眾來說,干熱炙烤的體感更加明顯。
  內蒙古、山東等地也是晴熱少雨。今年入春以來,內蒙古錫林浩特市、二連浩特市、蘇尼特右旗、蘇尼特左旗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6%~74%。6月以來截至6月13日小班教學家教場地山東全省平均降水量2.8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少87.8%。
  國家防總已針對河北、內蒙古、河南、山東啟動抗旱四級應急響應。水利部把針對河南、河北2省的干旱防御應急交流響應提升至Ⅲ級,維持針對山西、江蘇、安徽、山東、陜西、甘肅6省的干旱防御IV級應急響應。農業農村部派出3個工作組和7個科技小分隊,赴河北、山西、江蘇、安徽、山東、河南、陜西7省,指導各地做好抗旱準備和應對工作,保質保量完成夏收夏播。
  在河北省臨漳縣南東坊鎮北頭村,種植大戶王洪海清晨就忙著為剛種下的玉米澆水。臨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在連續多天最高溫超過35攝氏度的溫度下播種玉米,即使播后及時澆水,也可能燙傷玉米種。因此,建議種植小樹屋戶在早上或傍晚時段進行澆水,以充分利用低溫時段,減少水分蒸發,確保玉米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。
  王洪海還選用了耐高溫、能在干旱環境下保持較好生長狀態的玉米品種,及時清除雜草,保持土壤濕潤,給玉米生長創造良好環境。
  記者了解到,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近日連續召開會議,對夏種墑情不足的地區,及時會同水利部門做好應急引水、調水、提水、送水等工作,并利用好大功率水泵、打井機、移動澆灌設備等抗旱物資儲備,增加抗旱水源,提高出苗質量。河北多地電力部門也選派隊伍深入田間地頭對設備、線路進行巡視、檢修,以免機井出現故障影響澆水順利進行。
  在山東旱情較為突出的沂蒙地區,開閘調水、清渠架泵、節水灌溉……找水抗旱保夏播、保作物的場景時常可見。
  臨沂市按照“先生活、后生產,先節水、后調水,先地表、后地下”的原則,加大水源統籌調度力度,實施大中小水庫及河道梯級供水,全力保障農業抗旱灌溉用水。
  臨沂市農業農村、水利等多部門還因地制宜強化分類指導——對平原縣區重點推行噴灌、滴灌等節水抗旱措施,充分發揮機械播種作用,推廣單粒精播、種肥同播,造足墑、播夠種,確保一播全苗;對山區旱情重、水源條件差的地塊,重點推行遠距離運水方式;在受旱相對較嚴重的蒙陰等果品種植縣,當地積極引導果農采取滴灌、噴灌、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等措施。
 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種植業管理處二級調研員文占平表示,農牧廳在已有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的基礎上,印發一系列指導性文件,組織各地開展抗災救災物資儲備,及早落實防災措施。農牧廳組織了各級專家和技術人員,前往田間地頭實地指導抗旱,并提前調劑調運補改種作物所需種子等農資,調試好農機具,人、機、物隨時處于待播狀態,開展搶播搶種,還聯合氣象部門開展氣象災害風險預警,加強土壤墑情監測。
  各地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在此次旱情應對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進入夏播后,山東省臨沂市各縣區充分利用灌溉設施,加大抗旱保灌能力,目前已投入機井、泵站8600余處,灌溉80余萬畝。
九宮格  河南省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、農技專家董文全告訴記者,當地充分發揮高標準農田水利設施作用,利用水泵等澆灌設施7000余臺,組織群眾采取滴灌、噴灌、井灌、渠灌、河灌等多種模式開展抗旱灌溉。截至目前,全縣已開展抗旱灌溉面積62萬畝。
    新華社北小樹屋京6月15日電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