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空

打卡春城“綠寶石”扶荔宮 邂逅“植物王國去九宮格分享”的奇花異木_中國網

一場關于植物與舞蹈教室種子的神奇之旅。視頻拍攝/制作:中國網 王虔

交流

中國網/中國發展門戶網訊(郝巖)昆明被譽為“春城”,不僅因其四季如春的氣候,更因為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。在這座城市個人空間的心臟地帶,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內的“扶荔宮”溫室群,以其獨特的魅力,向世人展示著云南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寶貴財富。

“扶荔宮”,這個名字源自漢武帝時期,曾用于栽種南方佳果和奇花異木的溫室。今天,它以2500余種熱帶特色植物,再次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展示窗口。在這里,游客可以近距離觀察到生長在石縫間的生石花屬多肉、原產于中美洲的赤苞花,以及拯救了無數生命的猴面包樹等珍稀植物。

圖為扶荔宮入口(中國網 郝巖攝)

8月20日,九宮格高質量發展調研團深入“扶荔宮”,體驗了一時租場與生物多樣性的“邂逅”。在這里,每一種植物都訴說著生命的奇跡,從能改變味覺的神秘果到能見血封喉的“毒木之王”,每一種植物都以其獨特的方式,展現出自然界的奇妙和多樣性。

“扶荔宮”溫室群包括隱花植物館、熱帶雨林館、熱帶沙漠館和熱帶水生館等,展示了豐富的物種和別具特色的生態景觀。在科普講解員的生動講解下,游客們可以沉浸式體驗“植物王國”的奇花異木,感受自然的魅力。

圖為主體溫室外觀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除了展示功能,昆明植物園還積極開展科普教育活動,如“小小‘生態學家’煉成營”和“傳粉者的奇妙世界”,吸引眾多小朋友參與。在寓教于樂中,小朋友們學習到植物知識,體驗為植物傳粉的過程,培養了對自然的尊重和保護意識。

圖為熱帶植物大絲葵,以其壯觀的羽狀葉片和高大的樹干而聞名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木奶果,是一種熱帶常綠喬木,以其果實多汁、可食用而著稱,常見于東南亞地區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赤苞花,是一種常綠半木質化灌木,以其鮮艷的赤紅色苞片和白色花冠而著稱,原產于中美洲的熱帶雨林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帝王鳳梨,以其鮮艷的花色和獨特的花序形態而聞名,通常具有紅色、黃色或橙色的苞片,形成類似鳳1對1教學梨的形態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猴面包樹,因其在干旱環境中的卓越儲水能力、對生物多樣性的支持以及在某些文化中作為生命與長壽象征的地位,被譽為“生命之樹”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金琥仙人掌,以其球狀的形態和金黃色的刺而聞名,因堅硬的外表和生長緩慢的特性,常被比喻為“活的寶石”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高山榕“獨木成林”景觀,此景觀常在熱帶雨林中出現,因雨林中的樹木具有強大的生長能力和快速的繁殖速度,能夠在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迅速擴張,形成茂密的樹林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“見血封喉”樹,是桑科見血封喉屬的一種喬木。這種樹的乳白色樹液含有劇毒,歷史上曾被用作箭毒,用于狩獵或戰爭。一旦接觸到血液,其毒素可以迅速導致心臟麻痹,因此得名“見血封喉”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展館內人造瀑布景,它不僅能起到觀賞作用,也可以模擬雨林生態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望天樹,是中國特有的珍稀樹種,以其高聳入云的高度而聞名,被譽為”植物界的擎天柱”,成年植株常在50米以上,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展館內茂密的葉片,館內有了自己的生態,據了解,游客甚至在其中發現了老鼠與蛇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圖為館內生態走廊,游客可以沉浸體驗雨林生態。(中國網 郝巖攝)

“扶荔宮”不僅是植物展示的場所,更是科普教育的平臺,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在這里感受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。正如科普講解員潘彥麗所說,“‘扶荔宮’溫室群有著自己專屬的生態,它以其獨特的魅力,向世人展示著生物多樣性的寶貴。”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